西部材料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0.29亿元,同比增长1.16% |
[ 作者:钛业资讯 | 发布时间:2021-04-08 | 浏览:475次 |
西部材料公司2020年主要经营指标实现了较大的进步和提高,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29亿元,同比增长1.1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941万元,同比增长29.19%。 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及面临的市场竞争格局 2021年,世界经贸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大,我国发展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2021年是我国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随着国家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科技战略支撑和扩大内需,公司瞄准的航空航天、核电、环保、海洋工程、高端制造等领域将持续加大装备改造升级力度,为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市场空间。 公司将贯彻新发展理念,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市场需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和盈利水平,持续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军工领域:当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时期,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公司钛合金、稀有金属等产品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期。2020年下半年以来,公司航空航天领域订单大幅增加,产品类型和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未来随着公司新增产能的建成和释放,军工产品销售将快速增长。 核电领域:2021年国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随着华龙首堆投产,后续机组的审批及建设进一步提速。另外,碳中和目标下,核电作为零排放电源,将重回成长通道。公司的核电控制棒、核级不锈钢材料、钛钢复合管板、核乏燃料处理用钛合金设备等产品需求有望持续增加。 环保领域:由于疫情的影响,2020年环保领域投资减少,原有成熟高温除尘领域大部分项目未按原计划执行,公司积极寻找新领域进行突破,包括冶金、建材、有色、新能源行业的环保改造均签订了新的项目,金属滤袋、滤器及装备的应用将迎来新的拓展空间。 海洋工程:国家积极推进海洋工程建设,“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要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协同推进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权益维护,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建设现代海洋体系,突破海洋工程技术难关和大力建设海洋工程将成为建设海洋强国的关键。作为与海洋工程密切相关的稀有金属材料生产企业,公司将受益于产业发展带来的市场需求,相关船用、海洋工程用产品逐步走向批量化阶段,未来前景广阔。 2021年经营计划及措施 2021年是公司“十四五”开局之年,公司将抓住军工装备升级以及制造业向高端化转型带来的机遇,调结构、补短板,抓紧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研发平台和数字化平台建设,实现公司跨越式发展。 1.以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下大力气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加强创新,积极筹划新产品、新产业的培育开发,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 (1)市场开拓方面:加强公司内部协作,强化整体优势,重点开发军工、环保、核电、外贸、海洋工程、高端制造等领域市场,同时加大新市场、新产品的调研和开发力度,加强总包设计开发、服务能力,不断为公司未来发展储备新的增长点。 (2)新产品开发、新产业培育方面:重点开展航空航天用钛合金薄板高效制备、高品质钛合金厚板制备、兵器用新型钛及钛合金制品、新能源领域用多层复合板、新型辐射防护材料及制品、氢气提纯用钯合金产品、高温烟气除尘过滤装置、难熔金属多层复合靶材以及钛日用品的开发和产业化能力。加大推进三川公司零部件精密加工制造类产品和市场的开发力度。 2.补齐发展短板,实现产能装备升级改造 (1)加快推动高性能低成本钛及钛合金材料生产线扩能技改项目建设,力争年底投产。通过增加关键设备,扩大熔炼产能,完善升级从废料回收、熔炼、轧制、后处理等完整产业链,推动公司钛产业转型升级。 (2)完善复合材料爆炸工序资源配置,补充热处理和表面处理能力,升级公司金属复合材料生产线的整体配套。 (3)实现金属滤袋及除尘器生产线全线运行,扩大金属滤袋及除尘器产能,并与MES交互终端及智能制造控制中心的联通,实现智能制造升级。 (4)提升稀贵金属材料熔炼和热处理能力,启动高纯材料生产线建设。 (5)筹备特种新材料园二期项目建设,做好稀有金属装备制造扩迁项目、智能化精密加工项目建设方案。 2021年3月17日,公司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公司利润同比大幅增长,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500-3500万元,整体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高端钛合金等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增加。 资料来源: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